安全疏漏or利益驱使?“小红书”泄露未成年人身体隐私狂打擦边球

资讯 作者:安在 2021-12-08 19:52:01 阅读:503

撰稿 | 狗哥
编辑 | 草草


这是一个大多数正常人都可以上网的时代。有人说是最好的时代,也有人说是最坏的时代。但不管怎样,时代永远在变化,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力图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加美好。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逐年下降,未成年网民也越来越多,其用网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因为现实世界对未成年人在网络世界的活动欠缺更有力的保护,以致问题频发。


逢年过节,亲友聚会,你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大人们聊天的时候,几个年龄不大的小屁孩,各自端着一部手机,饶有兴致地刷着一些短视频。大人们聊得情到浓时,还会让小屁孩表演一些节目。



以前,小屁孩表演的节目大多从幼儿园学来,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屁孩却地将短视频中的一些内容,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逗得满堂大笑,亲友直呼小孩聪慧可爱,根骨惊奇,将来必是人中龙凤,天纵之才。


谈笑间,小屁孩们又将短视频刷得飞起,盲目地学习各种花式表演,或满足好奇心,或猎奇心态,或为博得大人一笑、满口夸赞。


然而,我们不免又想到,如今短视频行业有种乱糟糟的氛围,那就是大量视频,为了博取更多的关注度与流量,都在肆无忌惮地打着擦边球。



君不见人均年收入百万、相貌堂堂的“逼乎”(知乎的网络戏称),本以为是社交质量的天花板,大半个月前,也干起了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只要开起知乎,小手往下刷几下,大概率能看到一些身穿紧身衣、三点式、露脐装的美女,打着减肥、健身、瑜伽、骑行、英语的幌子,搔首弄姿,卖弄色相。


评论区里,也是一通乌烟瘴气。“哥几个又来学习舞蹈啦”、“哥几个又来学习瑜伽啦”、“哥几又来学英语”、“又是你们哥几个,人生无处不相逢啊”、“每天三瓶营养快线,跟不上某乎对身体的消耗”、“果然还是某乎懂我”、“每逢这些视频我都要点进来,让大数据记住我的爱好”、“哥几又”、“哥殳”、“哥凤”……



不过,悬崖勒马,知乎很快改邪归正。至少最近大半个月,点开知乎已经看不到这些乱七八糟的视频,倒是科普、试验、宇宙、动物等视频多了起来,但不知是不是根据各人兴趣爱好所推送,还是真的彻底改变了擦边球的引流模式。


其实,推送一些性感美女教学的短视频,并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秀色可餐,大多数人也喜闻乐见。但是,我曾看到过评论区有很多小学生、初中生留言,有些才11岁、13岁,不知道他们如何点进了这些视频,并且从中又学到了什么?


窃以为,在影视未分级的情况下,大数据理当减少对未成年人推送一些含有成年信息的资讯,哪怕未成年账号持有者总是在寻找这些视频,或者不断在阅览这些视频,大数据也不能再用记录爱好并投其所好的推送方式。



当然,上述都还是小打小闹。近日,另一个大平台小红书,则搞出了一个大新闻,一把火上了热搜。


当然其它社交资讯平台也不要幸灾乐祸、隔岸观火,小红书出现的这种现象,在很多平台都有,只不过这次是拿小红书作为典型,拉出来杀鸡儆猴。



前两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有小学生家长在“小红书”App上搜索“亲子乐园”时发现,一些明显泄露未成年人身体隐私的视频被推送过来。视频拍摄者都是未成年人本人,拿手机自拍时镜头直接对准了自己的隐私部位。并且,这些视频部分留言、弹幕带有强烈的性暗示。



“小红书”何许人也?这里不妨为它打个广告:小红书是一个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费决策入口,用户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笔记的分享,记录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正能量和美好生活,小红书通过机器学习对海量信息和人进行精准、高效匹配。


不用怀疑,如果排除了专门组织引诱和胁迫未成年人这么搞用来引流外(这在国内已经是少数现象,不敢有人公然这么玩,不然会死得很惨,一举报一个准,连窝端上至死刑的那种),大多数未成年人这么玩,大概率是受了某些成年人视频的影响。


要知道,小孩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只要什么东西多看了几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很快就能模仿掌握。尤其是在年龄尚小、未能明辨是非的情况下,更容易做出一些有害自身的事情来,自以为这种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以求或许一些非正常的关注与掌声。


此事引发了诸多媒体的关注。早在今年9月,就有媒体记者下载了“小红书”APP,选择了用户年龄为“20岁”的成年人,兴趣板块选择了“读书”、“文具手账”等。完成注册进入APP短视频页面后,记者发现页面已经推荐了不少和“日记手账”相关的短视频。


而记者在几次刷屏操作后,一些以未成年人图片为封面的短视频就被APP推荐过来。推来的几条短视频,视频拍摄者都是未成年人本人,拿手机自拍时镜头直接对准了自己的隐私部位。



这是什么骚操作啊?人家明明选择的兴趣爱好是读书与文具手账,装模作样地给别人推送了几条与兴趣相关的视频,接下来就把本性暴露了出来。这是怕新用户流失而吸引用户驻留呢?还是为了视频拥有更大的曝光度继而扩大短视频占有率?抑或是惟恐天下不乱?


在一个短视频中,位置坐标显示为深圳,该短视频下方加注了“深圳校服”字样。点进去则看到,这条长约1分钟的短视频内容是,尾随一名身穿校服的女学生一路走过教室,最终进入了女厕所。



在APP页面上,大量以未成年人为主角的短视频中,不时还夹有网络游戏介绍的短视频。一个名为“游戏解说”的视频账号发布了一个游戏介绍的短视频,直接用女性角色裸露的身体作为封面,视频中还标注了“不穿衣服跳舞”的解说字幕。


而一些封面为衣着暴露的女性视频和大量包含未成年人的短视频也夹杂在一起,用户无法选择设置区分。


在含有未成年人的短视频中还有大量的用户留言、弹幕。在一些未成年人拍摄的短视频下方,有网友留下诸如“做我的女人吧”、“妹妹,喜欢大叔吗?”、“交个朋友”、“处对象吗?”等暗示性内容。




据企查查公开信息显示,小红书关联公司为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内容已覆盖时尚、美妆、美食、旅行等多个领域。


根据第三方平台易观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8月小红书月活用户约1.6亿,同比2020年1月(2020年初)增长97%,日活用户同比增长110%。



在今年11月份,有媒体报道称,小红书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200亿美金,由淡马锡和腾讯领投,阿里、天图投资、元生资本等老股东跟投。


对此,小红书方面回应称:“公司本轮融资以老股东增持为主,感谢股东们一路的支持和信任。小红书团队将继续保持初心,坚持‘向上’的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创造社会价值。”


可以看出,从小红书官方对外宣传的话术中,社会责任、向上价值观等,是其一直对外标榜的。但是,多次出现的内容不合规事件,却是自扇耳光。


其实,关于小红书平台上的内容存在擦边球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曝光。在每一次曝光之后,小红书也都很快道歉并进行治理。不过,多次治理之后,平台依旧存在性暗示,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隐私的相关内容。


什么原因呢?很难知道真相。窃以为,有可能是资本力量太过强大,或者是胆子比较肥,或者是内容风控能力不够扎实,也或者是打擦边球的用户实在太多,也有太多人喜闻乐见,种种因素,导致屡禁不绝。



对于“小红书”平台上推送比较暴露的视频,小红书工作人员回复称,由于短视频数量多,造成了审核的漏洞,“很多都是系统去进行审核的,有些可能是没有审核到。”并表示,平台注册对未成年人没有要求,基本上有手机号、QQ、微信这些都是可以注册。


但是,“小红书”App的用户协议中特别指出“重视青少年儿童的个人信息保护”,在其《儿童青少年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协议中却注明,“监护人在使用社区、晒单及其他信息发布功能时,如主动向我们提供儿童青少年的个人信息,即表示已经同意我们收集和按照本政策的内容使用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对此,有法律学者表示,如此的用户协议意味着,平台对短视频中出现未成年人的内容默认为有监护人监护,一经发布则意味着监护人同意。但此前小红书工作人员表示平台注册对未成年人没有要求,“短视频平台面向未成年人开放注册,并不需要实名注册”。


一边是未成年人自己可以注册使用拍摄并发布短视频,另一边在用户协议中却又说明,视频默认是在监护人监护下发布。如此做法,平台涉嫌将责任推卸给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造成了目前内容审核出现问题。


事实上,对于实名注册的问题,自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实施以来,涉及互联网社区的管理规范相继出台,明确了在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跟帖评论服务、群组信息服务以及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中实行“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


除了存在未成年人隐私被泄露的问题,记者还发现,一些小学生也成为“小红书”平台入驻商家的“带货主播”。在该平台一个名为“酥一一”的用户中,一名身穿某小学校服的女生面对镜头,介绍一款内衣的使用感受。



这个名为“酥一一”的短视频用户为一个内衣品牌。在该App中,“酥一一”发布了37条短视频,其中6条视频中含有未成年人,内容大都是介绍内衣的穿着体验。


在另外一个短视频账号中,也出现了多张未成年人穿着内衣展示的图片,同时还附上了网购商品的名称和截图。


对此,有网友留言表示,账号“为卖衣服,也不该把别人的娃发到网上”。



对于此事,央媒都开始报道了,“小红书”某些高层大概率会立马吓尿(这当然是我的想当然,因为上文说了,小红书不是第一次被曝光出现这类问题,官方也进行过多番内容整治,但就是在擦边的路上愣不回头,一鼓作气走到黑),整改是板上钉钉的事,程序猿加班加点也得完成,否则引发更大的舆论负面效应,很可能连夜卷铺盖走人。


“小红书”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称报道中提及的部分内容,在平台此前的未成年专项回查中已经被处理。对于实名认证问题,平台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用户要求实名认证,包括新注册用户及发布笔记、评论用户均需绑定个人手机号,专业认证、带货用户需上传个人身份证。


与此同时,小红书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平台将启动新一轮未成年治理专项,提升未成年用户和相关内容的识别能力,并重点针对未成年短视频内容、评论区画风等问题展开治理。


据悉,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规政策,小红书先后成立了多个未成年治理专项,包括升级和优化青少年模式,严禁未成年人直播、打赏,严禁炒作“网红儿童”、诱导未成年人打赏及其他不符合正向价值观的内容等。


付出过努力,但做得还不够好,甚至有心存侥幸的嫌疑。要不是有用户举报,要不是引起了央视媒体的关注,只怕还会继续我行我素下去,那些“哥几又”们又有的新的平台欢舞。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严管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对利用儿童模特摆出不雅姿势等吸引流量、带货牟利的账号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人,而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近七成的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


互联网时代,让未成年人完全远离互联网并不现实,也不利于孩子们更好适应当前的数字社会发展。借助互联网的便利,以及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公开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展示自我,博取关注。


因此,对于未成年来说,他们作为数字时代高速发展的见证者,自身分辨能力以及控制力并未发育成熟,平台方在追求内容流量的同时,也应承担起责任,为未成年人创造更良好的上网环境,引导其安全用网。



今年6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和信息加强管理,发现违法信息或者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等。


而对于短视频平台提供未成年人注册的渠道,法律学者表示,平台应当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涉及未成年人内容的短视频进行专门分类管理,不能放任其账号与成年人账号混杂在一起,更不应该主动推荐给陌生用户。


比如,在推送未成年人身体隐私的问题上,需要监管部门督促网络平台守土有责,尽到日常的审核与管理责任。在监管层面,对平台及相关方面涉嫌侵权的违法行为也要能依法惩处,为其画出法治红线,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此外,家庭、学校也要能担起教育未成年人安全用网的责任,比如引导其正确对待网络,对网络不当信息保持足够的警惕与防范等。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四新表示:我们有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就是必须确保未成年人的信息安全,还有他(她)因为线上而产生的线下行为的安全,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不管是什么方面的误导性的信息,或者说诱导青少年采取不正当行为,这些平台都有责任去避免,也都有责任去做积极的防范措施。如果平台没有做好防范措施,或者说没有能力去做好,我们的处罚就要及时地跟上去。



当然,还必须加强内容安全风控系统。目前,国内有很多安全厂商提供了完善的内容风控产品,可以有效识别文字、图像、视频中含有未成年人隐私敏感信息的内容,继而触发警报,可以系统自行决策,也可以递交给后台人工审核,便不会再出现上文所谓“未作审核”的问题。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触目惊心!小红书道歉了》

北京商报:《小红书泄露未成年身体隐私!频推送视频,还甩锅给监护人?》

新京报:《泄露未成年身体隐私,小红书不仅是审核失职》

TechWeb:《被曝泄露未成年身体隐私 道歉后的小红书何时能彻底补上审核漏洞?》



推荐阅读


滴滴退市,数据安全的反思和感悟



齐心抗疫 与你同在 




点【在看】的人最好看


在线申请SSL证书行业最低 =>立即申请

[广告]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
公众号 关注KnowSafe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