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堆排我竟弄了 4 个动画

资讯 作者:CSDN 2021-03-26 18:34:08 阅读:517

作者 | 袁厨       责编 | 欧阳姝黎

今天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贼有意思的堆排序。

说堆排序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些什么是堆?堆这种数据结构应用场景非常多,所以我们需要熟练掌握。

那我们了解堆之前,先来简单了解下,什么是完全二叉树?

我们来看下百度百科的定义

完全二叉树:叶子结点只能出现在最下层和次下层,且最下层的叶子结点集中在树的左部。

哦,这样啊!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除了最后一层,其他层的节点个数都是满的,而且最后一层的叶子节点必须靠左。

光看文字还是太抽象,我们通过几个例子进行描述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例子

上面的几个例子中,哪些是完全二叉树,哪些不是完全二叉树?

根据定义可知(1)(4)为完全二叉树,(2)(3)不是完全二叉树,因为它们不符合最后一层的叶子节点必须在左边。

通过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完全二叉树,


堆到底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二叉堆的要求

(1)必须是完全二叉树

(2)二叉堆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必须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其子树中每个节点的值。

若是每个节点大于等于子树中的每个节点,我们称之为大顶堆,小于等于子树中的每个节点,我们则称之为小顶堆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二叉堆的具体例子。

上图则为大顶堆和小顶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堆的要求,看下是否符合

(1)必须是完全二叉树

(2)堆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必须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其子树中每个节点的值。

好啦,到这里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二叉堆了,那么二叉堆又是怎么存储的呢?

因为堆是完全二叉树,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数组存储。具体思想见下图,我们仅仅按照顺序将节点存入数组即可,我们通过小顶堆进行演示。

注:我们这里是从下标 1 开始存储的,更加直观,下文中我们将二叉堆简称为堆

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我们可以用数组来存储堆

我们首先看根节点,也就是值为 1 的节点,它在数组中的下标为 1 ,它的左子节点,也就是值为 4 的节点,此时索引为 2,右子节点也就是值为 2 的节点,它的索引为 3。

我们发现其中的关系了吗?

数组中,某节点(非叶子节点)的下标为 i , 那么其左子节点下标为 2 * i (这里可以直接通过相乘得到左孩子,如果从 0 开始存,需要 2 * i + 1 才行)

右子节点为  2*i+1,其父节点为 i / 2 。既然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索引找到某节点的 左子节点右子节点,那么我们用数组存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好啦,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堆和如何用数组存储堆,那我们如何完成堆排序呢?

堆排序其实主要有两个步骤

  • 建堆

  • 排序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下建堆

我们刚才说了用数组来存储大顶(小顶)堆,此时的元素已经满足某节点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子树节点。

但是随机给我们一个数组,此时并不一定满足上诉要求,所以我们需要调整数组,使其满足大顶堆或小顶堆的要求。这个就是建堆,也可以称其为堆化。

建堆我们这里提出两种方法,利用上浮操作,也就是不断插入元素进行建堆,另一种是利用下沉操作,遍历非叶子节点,不断将其下沉,进行建堆,我们一起来看吧。


利用上浮操作建堆


说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如何往已经建好的堆里,插入新的元素,我们直接看例子吧,一下就懂啦。

插入元素

假设让我们插入新的元素  1 (绿色节点),我们发现此时 1 小于其父节点 的值 7 ,并不遵守小顶堆的规则,那我们则需要移动元素 1 。让 1 与 7 交换,(如果新插入元素大于父节点的值,则说明插入新节点后仍满足小顶堆规则,无需交换)。

之前我们说过,我们可以用数组保存堆,并且可以通过 i/2 得到其父节点的值,那么此时我们就明白怎么做啦。

插入元素

将插入节点与其父节点,交换。

插入元素

交换之后,我们继续将新插入元素,也就是 1 与其父节点比较,如果大于其父节点,则无需交换,循环结束。

若小于则需要继续交换,直到 1 到达适合他的地方。大家是不是已经直到该怎么做啦!下面我们直接看视频吧。

看完动图是不是就妥了,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将新加入元素与其父节点比较,判断是否小于堆顶元素(小顶堆),如果小于则进行交换,(让更小的节点为父节点)直到符合堆的规则位置,大顶堆则相反。

我们发现,我们新插入的元素是不是一层层的上浮,直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我们将这个操作称之为上浮操作。

那我们知道了上浮,岂不是就可以实现建堆了?

是的,我们则可以依次遍历数组,就好比不断往堆中插入新元素,直至遍历结束,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建堆,这种方法当然是可以的。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上浮操作代码。

public void swim (int index) {
    while (index > 1 && nums[index/2] > nums[index]) {
        swap(index/2,index);//交换
        index = index/2;
    }
}
既然利用上浮操作建堆已经搞懂啦,那么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利用下沉操作建堆吧,也很容易理解。


利用下沉操作建堆


给我们一个无序数组(不满足堆的要求),见下图

我们发现,7 位于堆顶,但是此时并不满足小顶堆的要求,我们需要把 7 放到属于它的位置,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废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视频模拟,看完保准可以懂

看完视频是不是懂个大概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为什么 7 第一次与其左孩子节点 2 交换,第二次与右孩子节点 3 交换。见下图

其实很容易理解,我们需要与孩子节点中最小的那个交换,因为我们需要交换后,父节点小于两个孩子节点,如果我们第一步,7 与 5 进行交换的话,则同样不能满足小顶堆。

那我们怎么判断节点找到属于它的位置了呢?主要有两个情况

  • 待下沉元素小于(大于)两个子节点,此时符合堆的规则,无序下沉,例如上图中的 6

  • 下沉为叶子节点,此时没有子节点,例如 7 下沉到最后变成了叶子节点。

我们将上面的操作称之为下沉操作。

这时我们又有疑问了,下沉操作我懂了,但是这跟建堆有个锤子关系啊!

不要急,我们继续来看视频,这次我们通过下沉操作建个大顶堆。

初始数组 [8,5,7,9,2,10,1,4,6,3]

我们一起来拆解一下视频,我们只需要从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依次执行下沉操作。执行完毕后我们就能够完成堆化。是不是一下就懂了呀。

好啦我们一起看哈下沉操作的代码(代码没有简写,可以结合动画一起理解)。

public void sink (int[] nums, int index,int len) {
      while (true) {
          //获取子节点
          int j = 2 * index;
          if (j < len-1 && nums[j] < nums[j+1]) {
              j++;
          }
           //交换操作,父节点下沉,与最大的孩子节点交换
          if (j < len && nums[index] < nums[j]) {
              swap(nums,index,j);
          } else {
              break;
          } 
           //继续下沉
          index = j;
        }
    }

好啦,两种建堆方式我们都已经了解啦,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排序呢?

了解排序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删除堆顶元素,我们需要保证的是,删除堆顶元素后,其他元素仍能满足堆的要求,我们思考一下如何实现呢?见下图

假设我们想要去除堆顶的 11 ,那我们则需要将其与堆的最后一个节点交换也就是 2 ,2然后再执行下沉操作,执行完毕后仍能满足堆的要求,见下图

好啦,其实你已经学会如何排序啦!你不信?那我给你放视频

好啦,大家是不是已经搞懂啦,就是先将堆顶元素与堆的最后一个元素进行交换,然后将新的堆顶元素执行下沉操作。重复执行上诉步骤直至完全有序。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堆排序的具体执行过程

1.建堆,通过下沉操作建堆效率更高,具体过程是,找到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然后从后往前遍历执行下沉操作。

2.排序,将堆顶元素(代表最大元素)与最后一个元素交换,然后新的堆顶元素进行下沉操作,遍历执行上诉操作,则可以完成排序。

好啦,下面我们一起看代码吧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ortArray(int[] nums{

        int len = nums.length;
        int[] a = new int[len + 1];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 ++i) {
            a[i+1] = nums[i];
        }          
        //下沉建堆
        for (int i = len/2; i >= 1; --i) {
            sink(a,i,len);
        }

        int k = len;
        //排序
        while (k > 1) {
            swap(a,1,k--);
            sink(a,1,k);
        }
        for (int i = 1; i < len+1; ++i) {
            nums[i-1] = a[i];
        }
        return nums;
    }
    public void sink (int[] nums, int k,int end{
        //下沉
        while (2 * k <= end) {
            int j = 2 * k;
            //找出子节点中最大或最小的那个
            if (j + 1 <= end && nums[j + 1] > nums[j]) {
                j++;
            }
            if (nums[j] > nums[k]) {
                swap(nums, j, k);
            } else {
                break;
            }
            k = j;
        }
    }
    public void swap (int nums[], int i, int j{
        int temp = nums[i];
        nums[i] = nums[j];
        nums[j] = temp;
    }

}

好啦,堆排序我们就到这里啦,是不是搞定啦,总的来说堆排序比其他排序算法稍微难理解一些,重点就是建堆,而且应用比较广泛,大家记得打卡呀。

好啦,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以及稳定性。


堆排序时间复杂度分析


因为我们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 O(n),排序过程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


堆排序空间复杂度分析


这里需要注意,我们上面的描述过程中,为了更直观的描述,空出数组的第一位,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 i * 2 和 i * 2+1 来求得左孩子节点和右孩子节点 。

我们也可以根据  i * 2 + 1 和 i * 2 + 2  来获取孩子节点,这样则不需要临时数组来处理原数组,将所有元素后移一位,所以堆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为 O(1),是原地排序算法。


堆排序稳定性分析


堆排序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在排序的过程,我们会将堆的最后一个节点跟堆顶节点交换,改变相同元素的原始相对位置。

最后我们来比较一下我们快速排序和堆排序

1.对于快速排序来说,数据是顺序访问的。而对于堆排序来说,数据是跳着访问的。这样对 CPU 缓存是不友好的

2.相同的的数据,排序过程中,堆排序的数据交换次数要多于快速排序。

所以上面两条也就说明了在实际开发中,堆排序的性能不如快速排序性能好。

京东程序员回应“被猝死”;淘宝特价版已提交微信小程序;苹果 M1 单核性能勇超 Intel 11 代 i7|极客头条

自由软件之父回归 FSF,遭 1933 人、21 家组织联名抵制!

乔布斯18岁求职信拍卖价22.24万美元,值吗?

苹果搞“双标”:员工要隐私,工人信息在“裸奔”!


在线申请SSL证书行业最低 =>立即申请

[广告]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
公众号 关注KnowSafe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